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三一重工是我國知名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是三一集團的重要核心。成立于1989年的三一重工在經歷20多年的蓬勃發展后成功擠入了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2012年對于三一重工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在聯手中信產業基金共同并購世界混凝土機械第一品牌的德國普茨邁斯特后,三一重工毫無懸念地成為了業界的領頭羊。然而,在經營業績的預期有快速提升的情況下,三一重工在員工治理上卻遇到了問題。2012年2月15日,被三一重工收購的普茨邁斯特公司在上海的數百名員工前往了上海市松江區政府進行抗議。由于三一重工方面僅表態不會對德籍員工進行裁員,但對中國籍雇員的去留卻沒有明確說法,這就使得中國員工十分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機會,這種擔憂最終演變成為員工的集會抗議。這一事件充分暴露出國內企業并購后職工權益保護機制的缺陷,而隨著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解決職工權益保護問題也將成為困擾企業的一大難題。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職工處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企業是勞動力的使用者,職工是勞動力的提供者,雙方主要遵循平等協商和等價交換原則,國家依照法律規定為職工提供生存保障,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職工權益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職工具有自主選擇職業的權利,同時企業享有用工自主權。第二,職工的工資由企業和職工協商確定,職工的養老、醫療、住房、失業保障、工傷保障等福利待遇由企業按照法律規定向國家交納相應的費用,除此之外,企業對職工不承擔其他責任。第三,國家對職工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等基本生存條件承擔保障責任。
目前,我國企業職工權益狀況在許多方面尚未達到我國勞動法等法律法規的要求,仍然處于較低水平;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相對應,我國企業職工權益保護也表現出層次性、差異性和復雜性;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企業職工權益保護在政府積極推動、工會努力維權和職工主動參與下也在逐步得到加強和改善。
根據調查發現,當前我國企業在職工權益保護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主要是企業職工享有的權益處于較低水平,這包括了企業職工工資水平較低、企業勞動用工不規范、企業職工的休息休假權沒有切實執行、企業職工加班未得到法定補償、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參保率較低、企業勞動安全設施缺位、企業職工地位和歸屬感下降和勞動爭議協調機制有待健全。這些問題中特別是企業勞動用工不規范和勞動爭議協調機制有待健全這兩方面尤為明顯。
在用工方面,調查發現有23.8%的職工沒有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只有31.6%的書面勞動合同簽訂時征求了職工的意見,許多企業未能按照勞動法和勞動部門提供的樣本去制定合同,合同條款不全面,而且許多勞動合同條款權利、義務不對等,片面強調用人單位的權利和職工的義務,對職工的權益規定的少而空或者沒有明確規定,個別企業勞動合同甚至含有違法內容。更為嚴重的是,許多企業并沒有認真履行勞動合同,任意解除勞動合同,隨意開除和辭退員工的現象大量存在。而等到職工與企業出現爭議時卻發現大多數企業的內部勞動爭議協調機制尚未建立或不完善。數據顯示,遇到過勞動爭議的職工比例為61.9%;勞動報酬問題是產生勞動爭議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工傷或職業病問題僅有16.6%的企業建立了勞動爭議協調委員會,且發生勞動爭議時,職工更愿意找上一級領導進行解決。
要解決職工權益保護機制的問題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切實有效地進行改變。
首先要從加強企業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建設,保護職工行使民主權利入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自上世紀80年代初恢復以來,它與國家的改革開放同步發展,在實行民主決策、加強企業管理、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調動職工積極性、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國企改革的深化、職代會制度確實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針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發生的變化,職代會制度也必須適應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完善,才能具有生命力。
其次,實現工會組織人員隊伍專業化,提高工會履行職責的能力。長期以來,工會作為企業的后勤機構,主要負責單位的文體活動和職工福利工作,工會主席由“退居二線”的領導擔任,并由企業的廠長、經理任免,工會工作人員也大都由企業“閑散”人員充任。新時期的工會工作是一項政策法律性很強的業務活動,這就需要設立我國的職業工會干事制度。職業工會干事制度是指建立一支職業工會干事隊伍,他們由具備法律常識的人員組成,根據法律來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頒布法律法規,對于職業工會干事的資格要求、職業工會干事的管理使用、職業工會干事的基本職責、職業工會干事的個人前途、職業工會干事的法律支援等內容做出專門規定。
最后,采取積極措施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就業,保護職工權益。隨著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化,技術的進步、經濟結構的調整,職工下崗失業已成為當今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一種特有現象和必然趨勢。如何促使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工作將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做好這一工作,必須全方位聯動,標本兼治,才能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