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隨著歐洲市場的逐步復蘇,歐洲工程機械企業的整體發展規劃開始逐步調整,一些工程機械的巨頭也開始重新調整在中國的戰略布局,新一輪的國際競爭在華可能有興起之勢。
歐洲經濟復蘇加快,持續性政策陸續推出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6月28日在布魯塞爾宣布,歐盟已就價值1200億歐元的“一攬子”刺激經濟增長計劃達成一致。其中資金大部分自歐洲投資銀行。歐洲投資銀行增加資本金100億歐元,將歐洲投資銀行的借貸能力增加600億歐元。資金將主要用于能源、交通與寬帶等基礎設施。投入更多資金將改善歐洲單一市場體系、有助于促進貿易與創新,進而推動歐洲經濟快速復蘇。
同時為期兩天的歐盟夏季首腦會議6月28日在布魯塞爾召開。歐盟對如何完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等問題進行討論。一系列的舉措皆在為歐洲國家內部經濟結構和經濟利好環境的恢復創造條件。
美國在金融危機后的經濟基本處于一種緩慢復蘇的過程,緩慢的增長和高失業率是兩大令人擔憂的問題。但6月19日,美聯儲公布了最新的利率聲明。該政策以延長2760億美元的扭曲操作、同時保持超低利率為主,試圖在信貸上對企業和個人進行投資和消費的支持。尤其是對企業資金鏈上,提高美國制造的能力,促進美國經濟平衡力的提升。
美聯儲可能在今年9月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規模為5000億美元。盡管效果還不顯著,但多項舉措對美國經濟勢必有所影響,顯著例子就是美國就業出現明顯回暖的跡象,首季度平均每月新增大約22萬6千個工作崗位。而銀行資本的優化等也會加強美國企業投資實力,帶動美國工程機械海外布局的調整。
歐美工程機械紛紛在中國新舉措
6月15日,美國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無錫)三期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該中心原設施面積為1.3萬平方米,本期項目落成后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增幅超過50%。今年1月,卡特彼勒公司與無錫市政府簽署協議,擴建卡特彼勒多功能研發中心。此項目投入使用后,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將從現有的600多名工程師擴張到800多工程師,進一步提升卡特彼勒在中國的研發實力。卡特彼勒(中國)研發中心的規模是美國本土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為中國乃至整個亞洲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
卡特彼勒負責人表示,卡特彼勒無錫研發中心主要目標是服務于亞太市場,因為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市場。中國經濟長遠也是樂觀發展的,總體上的預測很好,而不必糾纏于小的市場變化。卡特彼勒在中國已經有18個工廠投入運行,另外還有9家工廠在建,未來在中國還會有持續的研產基地布局。
6月21日,沃爾沃建筑設備東南區能力發展基地正式落戶福建,作為沃爾沃建筑設備自2010年以來打造的第5個能力發展基地,東南基地的落成標志著沃爾沃行業首創的“三位一體”的長期定向教育計劃又一重要里程碑。為應對維修及售后服務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沃爾沃建筑設備推出各項舉措,以提升服務反應速度為抓手,免除客戶在維修及售后方面的后顧之憂。沃爾沃建筑設備還推出可視化全過程管理的先進理念,打造一體化的技術平臺:其中包括行業領先的400熱線等,從全方面多緯度打造完美的用戶體驗。僅從2010年到2012年兩年間,沃爾沃建筑設備的服務人員增長了78%,服務車輛增長了66%。
此外,對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擴大投資,以及“沃爾沃”和“山東臨工”雙品牌策略則幫助沃爾沃建筑設備有效拓寬客戶基礎,奠定了公司在中國挖掘機和裝載機市場的領先地位。
世界500強企業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工程機械工廠于日前在天津開發區舉行開業儀式。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已在開發區設立約翰迪爾(天津)有限公司、約翰迪爾(天津)產品研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約翰迪爾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投資總額近1.7億美元。其中投資的生產項目包括變速箱項目、拖拉機項目、工程機械項目和發動機項目。本次開業的工程機械工廠主要生產四輪驅動裝載機、履帶式挖掘機和四輪挖掘機等。未來約翰迪爾公司計劃在開發區建設產品展示、測試及培訓中心。
一系列的行動似乎在表面歐美工程機械巨頭對中國市場的興趣和信心,不斷的中國進行戰略布局,三個例子典型的體現了國外巨頭在研發、銷售、服務全方面進行體系升級。
卡特彼勒的研發能力在全球工程機械企業里具有領先優勢,再度提升再中國的研發中心布局也是能更有效的針對中國市場的現狀。使產品能有效的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進而提高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擴大卡特彼勒在中國的影響。沃爾沃在擴大產能的同時,與中國研發院校和當地優勢區分資源結合,對自己的服務體系進行升級。在做好產品的同時,也要從服務上來完善產品的市場產業鏈,為更長遠的市場做考慮。而對山東臨工等企業的擴大投資,又是全方面增加沃爾沃在中國影響的舉措之一。美國約翰迪爾公司在天津的工程機械生產基地的建設則是在生產領域的一次進入。做好在中國農機機械的同時為進入中國工程機械的廣闊市場而進行工程機械生產布局。從早期的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來進入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到現在自己在中國獨立研發生產布局,即是對自身未來在中國發展前景的信心肯定,也是對做為全球500強企業的進一步優化國際化布局的重要調整。
國外企業在提高企業競爭實力和活力的同時,也在為應對未來可能來自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更大的挑戰做準備。先進的技術和完善的研發設計體系,加上工程機械巨頭悠久的發展底蘊,勢必會進一步加劇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競爭。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調整期將再度提升
面對歐美工程機械巨頭在中國的不斷舉措,一方面在一定意義上提高了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發展層次,用戶對市場的產品增加選擇的空間。繁榮了調整期中的工程機械市場。但另一方面對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也是一種壓力。歐美工程機械巨頭搶占市場空間,一些存在問題和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將在當前市場低迷狀態和國外工程機械巨頭“入侵”的雙重壓力下退出行業,行業洗牌還將加劇。
對國內企業來說,要積極應對,面對的不僅是中國工程機械提升實現競爭力,擴大在全球范圍“中國制造”的危機影響,也是亟待提升在科研創新領域創新力的趨勢需要。中國的工程機械產業升級是一個必然趨勢,盡管現在市場的銷售趨勢呈下滑狀態,加上一些國外企業的布局進入,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面對市場的不利因素也變的明顯。但筆者認為同時現階段也是重要的市場調整期,目前的整合期各種因素的疊加正好給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一個改進自身的促進機遇,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任何有利于促進國內工程機械企業的健康發展因素都能利用。
在一些領域特別在關鍵零部件如液壓件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的軟肋。為此,雖然近年來國產工程機械迅猛發展,但其擴張速度和持續發展的能力受到一定制約,而對于要進行國際化戰略的工程機械龍頭而言,如果要提升企業發展活力,關鍵零部件等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必須邁過的檻。中國的自主創新戰略不僅指技術創新的一個提升,而是涵蓋全企業價值鏈、全產業產品鏈的全面創新。從消化、吸收與自主再創新中,在市場、規模、產能和人力資源上擁有著絕對優勢的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要盡量減少貿易摩擦,不斷加強技術資源、銷售資源、關鍵配套資源建設來整合優質資源,挖掘潛力,提高在研發、技術、服務領域的不足,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制造”的魅力。
國外工程機械巨頭的國內布局舉措也從另一層次給在大跨步前行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提供了一些經驗。在研發、生產、服務三方面立體式展開布局對一個成熟的工程機械企業是一個必備戰略要素,同時也是真正邁向國際化,提高國際市場占有率的重要前提。